Ep.8 文稿|法國大革命的親歷者,被延長的時間感

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,巴黎的《革命報》刊出一篇文章,作者形容這六天「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」。這種時間感的延展,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。

身為活在 2021 年的現代人,你有沒有辦法想像親身經歷法國大革命,是怎樣一種體驗?

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,許多法國大革命的親歷者都有一種感覺,那就是覺得時間好像被延長了。一天變成像五天那樣地長,一個星期變成像一個月那樣地長。

之所以如此,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,那是就從 1789 年 7 月 14 日,巴黎市民攻陷巴士底監獄開始,實在發生太多刺激的事情了。不只是革命本身就非常激情,事實上革命份子還嘗試要徹底改造法國的文化習俗,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習慣。

比如說法語裡先生、女士的尊稱,都不再使用了,因為那象徵著舊體制的尊卑關係。原有您來您去的各種稱謂,統統改成非正式的 “tu”,也就是「你」。計時方式也改變了,他們統一用十進位來計時,於是一天被分成 10 個小時,每小時有 100 分鐘,每分鐘有 100 秒鐘。原本 12 個月的月份名稱,都是用天主教的聖人來命名的,現在也都廢棄不用,改成用時令相關的事物命名。馬克思的名著《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》那個「霧月」就是這麼來的。

正因為在極短暫的時間裡,密集地發生了許多翻天覆地的改變,所以法國大革命的親歷者才會感受到一種「被延長的時間感」。1789 年 7 月 20 日,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,巴黎的《革命報》刊出一篇文章,作者形容這六天「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」。

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種「被延長的時間感」。美國加州大學的歷史學家 Lynn Hunt 就提醒我們,這種時間感的改變,其實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意涵。

從古羅馬到中世紀的歐洲,非常流行一種歷史書寫的模式,用拉丁文講的話叫做 “Historia magistra vitae”,意思是「歷史作為生命的導師」。在這類型的歷史書寫裡,歷史的作用就是拿來給讀者「思考人生」,讓讀者知道在現實中碰到類似情況的時候,應該如何應對。

然而這樣的歷史書寫模式,在社會變動快速的十八世紀,已經不太管用了。尤其是法國大革命,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由新觀念所驅動的革命,並且它要求人們切斷與舊制度的一切聯繫,從零到有創造一個全新的共和國。在這樣觀念底下,歷史如何還能成為生命的導師呢?

所以在「被延長的時間感」裡面,不只是「現在」被延長了,同時「過去」也變得非常遙遠。「現在」與「過去」被切斷了聯繫,而「未來」又不知道是什麼樣子,只剩下我們這群人孤孤單單地處在被延長了的「現在」當中,無所依恃。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歷史學者 Peter Fritzsche 就把這個現象稱作 “stranded in the present”,意思是擱淺在「現在」當中。

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有興趣,歡迎你收聽我的 podcast 節目第 8 集「歷史學家如何看待時間」:

Apple Podcastshttps://apple.co/3bxjCXg
YouTubehttps://youtu.be/MOb5jvg8m6E
Spotifyhttps://spoti.fi/3pBNvut
Google Podcastshttps://bit.ly/2PfIrQd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